路由器出现故障怎么解决(无线路由器故障怎么办)

小编:饿狼 更新时间:2022-11-24

一、路由器出现故障怎么解决

一、ACL是一张应用于路由器某个接口的一组命令列表

这个列表告诉路由器哪种数据包应该接收,哪种必须禁止,从而达到数据过滤的效果,这是一个有效控制网络安全的手段。

这个列表的书写涉及到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号这几个参数。

1、ACL是顺序执行的,而且在所有ACL的最后会有一个默认的`、不可见的deny any语句,即禁止任何通信。

所以在定义某个ACL时,至少有一个PERMIT语句,否则这个访问列表是没有意义的。

2、还有可能会写错ACL中使用的端口号,ACL语句的顺序不恰当,或者通配符不正确,接口应用错误等等,这些配置上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在这些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学会正确的配置。

二、路由器中的密码有两个地方需要设置,访问路由器时有两个基本的访问模式:用户模式和管理模式。

1、为安全起见,在进入这两个模式时均需要设置密码,虽然大家都知道密码是管理员的拥有最大权限的钥匙,但还是有人会把它给忘了,甚至有人设置的密码太简单以至于被黑客恶意进入并修改了密码。

2、万一密码丢失,路由器提供了密码恢复方法,路由器除了两个基本访问模式外,还有一种RXBOOT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很方便的恢复路由器密码,当然只有计算机通过CONSOLE口建立超级终端连接后才能进入,还有些路由器在面板上提供了更方便的RESET键,只要复位几次,即可恢复原始密码。

三、无线路由器配置文件丢失,这也是一个比较少发生的故障。

1、路由器启动完成后,系统首先在NVRAM中搜索保存的Startup-Config文件,进行系统的配置。

如果NVRAM中存在Startup-Config文件,则将该文件调入RAM中并逐条执行。

随后依据配置文件中的命令进行接口地址设置、路由处理等工作。

如果不能成功引导Startup-Config文件,系统则进入Setup模式,以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路由器的初始配置。

2、也就是说如果启动配置文件丢失,系统不能对路由器进行具体配置,无法完成所需的功能。

若要恢复配置文件,必须先连接到路由器上,通过TFTP方式将计算机上的备份配置复制到NVRAM上,所以我们每次修改过路由器的配置后,都要做好备份工作。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些不常见的故障已经知道如何处理了吧,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参考本站TP-link路由器设置。


二、无线路由器故障怎么办

一、目前家庭多为无线路由器+笔记本+台式机使用方式,如果台式机和笔记本与无线路由器同在一个房间之内,但掉线现象也十分频繁。

如果连接路由器的台式机,拨号稳定,长时间工作不掉线,那么就可判断故障可能来自于无线路由器,我们可以改进路由器的电源质量、散热等方面,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要进行限速,平均分配两台电脑网速,问题得到解决。

二、无线路由+无线路由桥接组合,通讯距离约150米,两个无线路由都在室内,无建筑阻隔,通讯速率最高2Mbps,但经常发生连接失败的故障。

这样的距离基本接近桥接的最远距离,架设外接增益天线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三、无线路由+笔记本组合,直线通讯距离20米,无线路由在楼下,而笔记本在楼上,传输时好时坏。

虽然传输距离不长,但墙与墙的隔离作用影响了传输的质量,我们应该增加网卡外置天线,调整无线路由器的天线角度使天线辐射角度垂直于笔记本,或是在天线的后端增加反射板,这样处理后连接速率应该就能稳定起来。

四、室外的外接天线使用一段时间后连接无信号。

室外的天线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连接故障,常见原因是接口接触不良,检查接口是否做好防水处理,如果发生锈蚀的情况,可用玻璃胶做外部防水涂覆处理,也有可能是被雷击的特殊情况。

五、某无线网络更换使用室外平板增益天线后,网络终端无信号。

正常情况下,使用外接增益天线后网络会增加连接距离,网络终端无信号,有可能是定向天线的方向性故障,调整方向、垂直角度后故障便会消失。

通常远距离连接的无线网络一般会选用增益很高、方向性很强的八木天线、栅格天线、抛面天线、背射天线。

而某些平板天线经特殊设计后也具有很强方向性以及定向增益,这类天线的方向性在使用中容易被忽视。

六、使用无线路由器后发现室内有多个连接盲点。

盲点是由于室内的环境造成的,例如办公桌柜用具以及机房墙壁阻隔导致通讯连接故障,可将无线路由器挂在室内高处,调整位置后就可解决有盲点的问题。

能过以上的六个例子,相信你一定可以解决无线路由器掉线的问题,被同样问题困扰的网友们,可以尝试解决问题了。


三、解决路由器故障的方法

在使用路由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解决路由器故障,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Packet Internet groper(ping) 该命令主要是用来检查路由是否能够到达,由于该命令的包长非常小。

所以在网上传递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快速检测要去的站点是否可达,一般您在去某一站点是可以先运行一下该命令看看该站点是否可达。

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路由器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是否连通、网络适配器配置是否正确、IP地址是否可用等。

如果执行Ping成功而网络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证当前主机与目的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物理路径。

它的使用格式是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PingIP地址或主机名,执行结果显示响应时间,重复执行这个命令,你可以发现Ping报告的响应时间是不同的。

请注意,5个数据包已经发出,但是我们在第一个数据包上遇到一个超时,而所有其他的数据包平均只用了49毫秒就得到了应答。

其实这也不一定说明它有问题,实际上这种情况是非常多见的,之所以第一个数据包超时,这是很容易解释的。

以太网协议在OSI模型的第2层上运行,而IP和ICMP则在第3层上层运行。

在我们能够与运程的路由器通信之前,我们必须将第3层的地址转换成第3层的地址,这需要花费时间,Ping的默认超时只有两秒钟。

我们不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来防止第一个数据包超时,而后面的数据包则不需要转换MAC地址,因为它已经保存在ARP表中了。

如果我们在第一个Ping之后立即试发相同的Ping,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看到第一个数据包超时,因为ARP高速缓存仍然存储着远程路由器故障的MAC地址。

请注意这一次所有的数据包都接收到了,有些情况下,可能有几个数据包收不到。

我们立即可以想到的`一种情况是ISDN(DNN)连接有问题了。

如果在发送Ping命令时数据链路恰巧出现路由器故障,那么在连接恢复之前,所有的5个数据包都可能超时。

在这种情况下,你既可以改变感兴趣的信息的定义,也可以在试发Ping命令之前使用另一种方法,就是扩展型Ping命令。

  扩展型Ping命令

关于Ping命令还有另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按照默认设置,用户方式的Ping命令将TTL组件设置为32.Ping遇到每个路由器故障时,这个值将递减1.如果TTL的值变成0,那么最后一个路由器故障将发回一个ICMP超时消息。

如果你有一个非常长的路径,那么这个值可能不够。

在大型网络中,必须使用扩展型Ping来检查网络的连通性。

扩展型Ping命令与用户方式的Ping命令有一些差别,比如:扩展型Ping我们必须激活才能使用。

它只支持IP协议、AppleTalk和 IPX协议,不支持Apollo、CLNX、DECnet、Vines、XNS等协议,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是,我们自己可以改变Ping命令使用的默认值,改变这些值后,就可以使用相同的应用程序来进行许多不同的测试。

数据包的大小也可以改变,它的默认值是100个字节。

在网络的负荷量较大时,它可以用来检查连接的状态。

当数据包的大小是默认值100个字节时,Ping命令常常无法暴露网络的任何异常情况,但是,当你将数据包的大小提高到500个字节时,你就能够看到重要的连接丢失现象或者应答时间中的重要变化。

在你对网络进行基线性能分析时,你应该将大型、中型和小型Ping命令的吞吐量速度记入文档。

这将有助于你准确地描绘在不同负荷量的情况下网络的运行情况。

当你设置这个参数时,应该小心,不要把它设置成会将其他因素掺和进来的程度。

如果将数据包的大小设置为10000个字节,那么可以肯定它会产生你意料不到的结果。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以太网机器必须将数据包分割成以太网能够处理的大小,然后才能在网络线路上发送。

远程接收到数据包后,要对数据包重新进行组合。

这种组合花费的时间比你希望的要长,并且会导致它根据Ping所需时间之外的其他因素来解释连接的速度。

当你改变数据包的大小时,请使用合理的方法。

观察下面的命令输出,注意Ping是如何因为数据包的大小增加到最大值18024个字节时而造成超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