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小编:大闷头 更新时间:2025-10-29 09:26

x402的热度已经全面爆发。

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x402生态的整体交易量在短时间内暴涨137倍,首个生态代币PING的市值几天内飙升至3,000万美元。各路KOL纷纷撰文解析,从协议原理到生态潜力,几乎所有角度都被讨论过一遍。

而在两周前,当早期分析中提到PayAI等项目的潜力时,市场还相对平静。现在,随着各类叙事周期不断缩短,谁能更早挖掘到新方向,谁就更容易锁定潜在机会。

现在,推特上每刷新一次时间线,就会看到新的“x402生态项目”冒出。如果此刻才开始研究x402,恐怕已经错过了最集中的Alpha阶段。 这并不是否定协议的长期潜力,而是短期内最具爆发力的机会已被消耗殆尽。

不过,当市场的视线都集中在x402上时,一些细心的观察者发现,英文加密圈正在频繁提到另一个名字,ERC-8004

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ERC-8004:AI Agent经济的另一半拼图

ERC-8004的共同作者之一,是以太坊基金会dAI团队负责人Davide Crapis。他在9月接受Decrypt采访时透露:

“ERC-8004将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但拥有x402扩展有助于开发者体验。”

这句话耐人寻味。 既然x402已经是支付协议,为什么ERC-8004也要涉及支付?二者是竞争关系,还是互为补充?

10月初,以太坊基金会宣布ERC-8004的最终版本时,签署方包括MetaMask的Marco De Rossi、Google的Jordan Ellis,以及Coinbase的Erik Reppel,也就是x402的创建者。

同一个人同时推动两个协议,这背后显然有更深层的逻辑。

x402的爆发,让市场看到了AI Agent支付领域的潜力;而ERC-8004,可能揭示了AI Agent信任体系的另一半拼图。当所有人追逐支付叙事时,新的机会或许正隐藏在支付之外。

ERC-8004的核心:给AI Agent上身份证

要理解ERC-8004,得先回到AI Agent经济的根本问题,身份与信任

想象一个场景: 你的个人AI助手正在为产品发布会准备市场分析报告,但任务太复杂,它需要雇佣其他AI,一个抓取数据,一个做竞品分析,一个生成图表。

有了x402,支付不成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些“专业AI”是否可靠?它们的过往记录、客户反馈、完成质量,谁来证明?

这就像在一个没有工商注册、没有信用体系的世界里做生意。每一笔交易都带有风险。

ERC-8004的目标,正是建立AI Agent的“工商局+征信系统+资质认证中心”。 每个AI Agent都会拥有可验证的链上身份、声誉记录和资质证明,信息透明、不可篡改。

ERC-8004的结构:三层注册表

今年8月13日,Davide Crapis、Marco De Rossi以及独立开发者Jordan Ellis(被证实隶属于Google A2A团队)共同提交了EIP-8004。 其设计极度精简,仅包含三个核心注册表。

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身份注册表(Identity Registry)

每个AI Agent都获得一个ERC-721代币作为身份证,是的,AI Agent被NFT化了。NFT记录了该Agent的名称、技能、端点及元数据,可跨平台识别、转让或交易。代表开发者或用户能直接在任意NFT钱包中查看和调用Agent信息。

声誉注册表(Reputation Registry)

这是AI世界的“链上点评系统”。 Agent的客户或合作对象可留下带标签的结构化反馈,并可附上x402支付证明,只有真实付费者才能评价。 所有声誉数据都是公共资源,任何人都能基于这些数据开发评分系统或推荐算法。

验证注册表(Validation Registry)

对于高价值任务,声誉仍不够。 该注册表允许第三方验证Agent的行为,如通过TEE、质押担保推理或zkML验证等方式保证执行真实性。

这让每个声称能执行特定模型的Agent,都能以密码学方式证明其确实完成了任务。

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一个完整的案例

假设一家交易所的AI Agent需要每周的Defi市场报告。

1、通过身份注册表找到分析师Agent Alice

2、查看Alice的NFT身份卡片与服务信息

3、查看声誉记录(156个好评、89% 完成率)

4、使用x402支付100 USDC至托管合约

5、验证者Bob检查报告质量并签名确认

6、合约自动放款给Alice,客户留下评价

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整个交易过程无须人工干预,AI Agent完成身份识别、支付与验证的闭环。

x402与ERC-8004的关系

一句话概括:x402解决支付问题,ERC-8004解决信任问题。

x402是AI代理间的支付标准,让代理自动结算; ERC-8004是身份与声誉层,建立信任基础。

可将两者的关系类比为。

x402 = ERC-20  
ERC-8004 = Etherscan

前者是可编程支付标准,后者是链上可验证的身份目录。 二者结合后,AI Agent才能真正实现自动协作与自洽经济。

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ERC-8004让AI Agent能在链上互相发现; x402负责跨链支付与结算; 验证层则保证整个系统的真实性与可用性。

这种结构被视为“加密 × AI”大叙事的底层逻辑:发现Agent → 交流支付 → 可验证执行。

ERC-8004叙事下的潜在受益项目

下图展示了主要生态分布:

ERC-8004是什么?会成为下一个x402吗?

基础设施层:Taiko与EigenLayer

Taiko作为L2执行层,Taiko为ERC-8004提供低成本部署环境。 主网gas费用过高,不适合频繁更新身份与声誉记录,而Taiko在二层链上部署8004注册表,显著降低成本。 10月24日相关合约已上线,或将成为Agent经济的主要活动区域。

EigenLayer负责安全层。 针对验证者作恶的风险,EigenLayer通过质押惩罚机制解决,验证者质押ETH,若伪造验证结果将被罚没。 目前已在200多个AVS中测试集成8004,可能成为未来的Agent验证网络。

中间件层:S.A.N.T.A与Unibase

S.A.N.T.A定位于x402与8004的“支付桥梁”。 当一个Agent通过ERC-8004找到另一个Agent并发起支付时,S.A.N.T.A处理跨链转账与兼容逻辑。 在多链共存的未来,Solana上的Agent若要雇佣以太坊上的Agent,S.A.N.T.A就是关键连接点。

Unibase属于“记忆层”协议。 让Agent拥有持久化存储,并通过8004的身份系统关联历史交互,实现“记忆”与“经验积累”。 10月26日,Unibase已在BNB链完成x402+8004的集成测试,走在前列。

应用层:Virtuals Protocol

Virtuals Protocol是一个面向AI Agent的代币发行与交易平台。 平台通过联合曲线机制(Bonding Curve)让用户可创建、投资、交易AI Agent代币,目前已上线超过1,000个项目,日交易量超2,000万美元。

近期Virtuals宣布其ACP协议全面支持ERC-8004标准。 未来,每个在Virtuals上创建的Agent都将自动拥有链上身份与声誉系统。 这为后续的治理与激励机制提供可验证基础。

接下来的时间窗口

从节奏上看,x402从发布到爆发仅用5个月,而ERC-8004的落地速度可能更快。11月21日Devconnect大会上,将设有“Trustless Agents Day”展示环节,首批基于8004的应用或将在现场亮相。

如果出现首个“杀手级应用”,新一轮炒作周期可能随即开启。 短期内,x402生态项目预计会进入整合期,并逐步宣布支持8004。 两者结合后,潜在效应远超单独发展。

对于投资方向,稳健玩家可关注高市值基础设施项目,而激进投资者则可挖掘中小市值中间层与新兴应用项目

AI与区块链的融合正在形成新的技术周期, 而x402与ERC-8004,或许正是推动这一时代转折的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