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小编:迷魂冰 更新时间:2022-08-25

血腥的B-R5RB

2014年1月27日,《EVE online》欧服的一个偏远星系B-R5RB当中,庞大的战争机器被许许多多齿轮拉扯着飙到了最高速,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在短短的21个小时里,2670名代表战争各方势力的《EVE》玩家涌入了B-R5RB星系,参与到这场决定新伊甸宇宙未来几年局势的秩序的战争当中。

《EVE》有5000多个星系,都没有那天被战火染红的B-R5RB凄美。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往日里皮糙肉厚而又笨重的战列舰成为战场中廉价的炮灰,在足足有三公里长的超级航母旁边那么显得微不足道;无人机在网络压力巨大的大型战场上是极少能够正常运作的武器,只是今天面对上百上千的旗舰级别的战舰,它们也是有力无处使;突入战场的无畏舰编队是锋利而又脆弱的尖刀,在友军的火力支援和掩护下他们把所有的火力倾泻在战场上那些真正的庞然大物---泰坦上;眼看着身边战友的泰坦被密集的炮火撕裂、化为一堆太空中惨烈的残骸,资历最老的泰坦驾驶员们保持着最后一丝冷静,在统一的指挥调度下他们把一发发装载着他们愤怒与热血的末日火炮射向黑压压的敌群舰队;无数小型的截击舰、指挥舰、后勤舰环绕着庞大的超级旗舰,尽着自己的微薄努力为化为火海的宇继续宙添上一丝丝火苗。。。

当日B-R5RB的战争最后以一方损失59艘泰坦后主动撤离宣告结束。据事后的统计,这场总共有近6000名玩家参与的战争造成了上千艘战舰的陨落,换算成现实货币高达30万美元,是当时《EVE》史上最庞大、最惨烈的大规模战争,玩家们送它一个称号:血腥的B-R5RB。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血腥的B-R5RB


这场惊动了许多游戏媒体和玩家的战争发生时,《EVE》已经度过了自己十周年的生日,玩家们经过长年的积累和适应,在游戏当中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人数庞大、结构严密、组织度非常高的大型军团联盟。“血腥的B-R5RB”背后的两大对立势力在当时共计拥有成员将近7500人,战争还牵涉到近700家军团、55个不同的势力联盟。

“我们没有想到玩家们的组织会达到这种程度---几千名玩家的联盟、大片的领地、完美的组织度、完善的后勤网络。。。”就连《EVE》的设计者们也未曾料到玩家们为了安全、为了金钱利益、为了有机会体验到一场宇宙大战,而让几百人的战斗、几千人的联盟变得如此司空见惯。在最初设计《EVE》时,他们对宇宙太空的梦想要单纯、简单的多。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泰坦轰鸣的末日火炮

新伊甸的诞生

在《EVE》于2003年上线之前,冰岛是个和电子游戏产业没什么特别大关系的地方。这个当年只有不到30万人口的国家,有的是寒冷与烈酒,有的是极光与冰川,却没有一家和游戏开发相关经验的公司。

然而三位深受PC经典太空游戏《精英》影响的年轻人却抑制不住自己对宇宙星空的梦想与渴望,想要在这块游戏产业资源贫瘠的岛国开发一款太空题材的游戏,建立一座虚拟的太空伊甸园。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EVE》最早期的开发团队

这几位“头铁”的年轻人不顾家人和朋友们的不理解,辞去了自己的工作、抵押掉了自己的房子,甚至还动手做了一款桌游来当作募集资金的砝码,终于争取到了冰岛一些银行和电信公司的投资,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CCP Games。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CCP Games的年轻人虽然有宏大的梦想与执行力,但太空宇宙是一个在游戏产业里比较棘手的题材:它得是一个大型的开放或者沙盒化的虚拟世界,不然没办法展示星辰大海的壮阔;它通常采用的是硬科幻背景,对设计者的想象力和美学功底是极大的考验;它的玩法必须的切合太空题材的主题,无论是探索、战斗还是策略经营都是高设计难度、高工作量的玩法;CCP Games一开始就将定位为网络游戏,要知道那还是网络游戏鼻祖之一《网络创世纪》都才刚刚上线的1997年。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EVE》早期的测试版本

这些种种的困难在几十个从未经历过电子游戏开发的年轻人面前就像一座座看似不可逾越的大山一样。于是他们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住在办公室当中;网络设计部分还得依靠电话线拨号上网,在“滴滴答答”的调制解调器连线声中祈祷能正常连上互联网;由于游戏有一部分众筹性质,在开发过程中面对粉丝玩家刻薄的评价和不耐烦的催促也成为了工作的一部分;长期高压的工作环境将三位创始人之一、最大的公司股东逼到崩溃,这位最初的《EVE》架构师、设计师不得不半途退出。。。

“我们每周工作80个小时、几个月没有薪水也赚不到钱,论坛上满是暴怒的玩家粉丝,这就是我们的生活,”首席创意总监在回想当年的开发状况时这样说道。《EVE》的诞生充满了爱与心血,但暴躁与创伤一样不少。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CCP Games最早的办公室,梦想的启航点

最初的泰坦

“我们对《EVE》最初的构想并不复杂,甚至很简单:你开一艘船去采矿,用矿来生产各种船只和物品,然后世界里的各种事物都开始慢慢诞生了。”在创意总监眼中,《EVE》并不是一款游戏,而是一款工具。开发者们只是制定了最初的基本规则和愿景,《EVE》自己塑造了自己:“2003年5月5日游戏开服的那一天,玩家就接管了一切。”

第一批新伊甸的拓荒者就产生出了一些出乎设计者意料的行为,他们到达一个星系的矿区进行采矿,然后把装满矿物的集装箱弹到太空中,由统一的人负责接受和运输,自己继续进行采矿作业。一个初级的矿业体系很快的被建立起来。这些小小的行为让设计者感叹:“我们没有料到玩家会如此快的进行细致的分工合作,他们的智慧让我们惊奇。”

随着《EVE》玩家逐渐了熟悉游戏的规则,他们所能迸发出来的创造性思维和强大的组织执行力一次次地让出乎游戏开发者们的预料。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一切都始于最简单的采矿

泰坦,《EVE》宇宙世界中的王者战舰,也被称为新伊甸的“死星”。它拥有最庞大的身躯,船身长度约有15千米;拥有最强大的火力,特有的末日火炮“以神之怒火涤清这世间一切罪恶”;它还拥有战略投送能力,能够自行生成跳跃通道,供友军穿越空间投入远方的战场。无论即战力还是战略价值,泰坦都是当之无愧的王牌。

而生产一条泰坦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它不光要求制造者有充足的领土和基础设施,还要有不计其数的舰船零件图纸和材料。虽然多年以后泰坦已经成为大型战场上的主角,但是在2006年,制作泰坦在相关技能和资源上的苛刻要求让几乎所有的《EVE》玩家和军团望而却步。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建造泰坦需要耗费极大的资源和人力

然而《EVE》玩家对于泰坦这样史诗级巨舰的向往比开发者们想象的要强烈,当时全宇宙最强大联盟为了亲自见识泰坦的威力,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筹划,开始秘密地在领地的偏远星系生产泰坦的零部件。为了避免生产泰坦信息的泄露,他们不惜代价的发动了好几次激烈的战争,将领地周围的潜在敌人赶了出去,对内部实行严格的“大清洗”,不让间谍有可乘之机。甚至还制作了一个假的泰坦生产线,吸引敌人前去攻击。

终于在2006年9月,所有的努力、计划和保密工作都得到了汇报。泰坦生产线的倒计时即将归零,所有在场的玩家都屏住呼吸准备迎接王者的到来。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泰坦建造完毕了,却没有出现在太空中。“出BUG了?”所有人都傻了眼。

正在这时一艘不起眼的GM飞船火速跃迁进了现场,操作它的正是CCP的开发组成员。原来游戏的开发者们也没有预料到玩家们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泰坦的建造,泰坦出厂的脚本代码当时并没有被添加到游戏当中,他们低估了玩家的决心、能力和组织度。火速赶到现场的开发人员立刻动用权限,在宇宙中直接手动生成了《EVE》历史上最早的一艘泰坦,化解了一度尬尴的场面。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如果泰坦出现在现实世界里”

对于《EVE》的开发者来说,玩家的各种惊人行为经常会让他们手忙脚乱,他们就像一群跟在熊孩子旁边的父母,忙不迭地为他们扫清前进的障碍以及收拾落下的残局。

这不,在亲手生产宇宙中第一艘泰坦后,开发者们又一次出手了。这艘名为“史蒂夫”的最初泰坦,没过几个月就陨落在了一场谋划已久的阴谋以及操作者的失误当中。这次CCP的开发者们在泰坦陨落的星系专门保留了“史蒂夫”陨落的残骸,纪念这条“由开发者手动生成”的最初泰坦,以供后来者瞻仰。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史蒂夫”的残骸现在依然被保留着

孩子们的沙滩

正如开发者们的初衷,《EVE》的故事不是由官方设计者们塑造的,而由玩家自行编写的。很多时候,CCP开发者们职责成为了制定和修正玩家行为准则,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游戏环境。而这些恰恰是最具争议的行为。

如今在《EVE》中间谍和暗杀行为早已屡见不鲜,情报和反间谍工作已经是《EVE》玩家的必修课。但是在《EVE》刚刚上线的那几年,人们还都在摸索着游戏的规则与底线,直到一起著名的刺杀抢劫案发生。

当时宇宙中最大军团之一的CEO在驾驶着自己的飞船外出闲逛时被身边最亲信的几位高层刺杀,船毁人亡。这几位杀手还顺势盗走了军团仓库的所有财产,并将这位CEO身亡后的遗体交给了委托人,以换取报酬。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原来这几名杀手都属于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他们接到了暗杀该军团CEO的委托后,为了渗透进这家势力庞大的军团,进行了长达十个月的谋划与行动,最终博得了目标人物的信任以及大量的军团权限。在暗杀成功后,他们不但抢走了大量的游戏内财产,甚至还从委托人那里得到了现金报酬。

这一事件在当时迅速的成为所有《EVE》玩家关注的焦点,许多人认为这样赤裸裸的背叛与抢劫行为不应该在游戏当中出现,他们要求官方CCP出面干预。“玩家们的确感到了背叛与愤怒。但是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认为这没有违法游戏的规则,干预这次事件不该是我们的工作。”发表这个观点的正是《EVE》最初的创始人之一,CCP Games的CEO。

得到官方的回应后,有一些玩家在强烈的反对中离开了游戏。但是这并没有毁掉《EVE》,反而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EVE》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在不违法现实法律的情况下,游戏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则,你可以做一切你力所能及的事情。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

于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玩家们开始淋漓尽致的利用规则“作乱”,逼迫官方不断地调整游戏的基本设计。比如起初《EVE》太空中的星门是没有武装的,于是就有大批玩家扮演剪径的海盗,没日没夜的聚集在一些交通要道的星门旁无差别的攻击来往玩家。这一行为引起了CCP的注意,最终他们决定亲自进行干预,驾驶着一支无敌舰队驱赶这些亡命的海盗。

这一行为打破了官方从不参与玩家行动的政策,后来被一些开发者认为是“愚蠢”的。事实上行动也确实没有收到任何实质性的效果,海盗们在无敌舰队离去后便继续聚集。开发者们甚至动用特权,将一些海盗成员随机传送到其它星系里,但之后他们依然还是和往常一样乐此不疲地“为非作歹”。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数千座星门联系着整个宇宙

最终让海盗们放弃的不是CCP,也不是其它玩家,而是因为海盗们自己厌倦了这种玩法选择自行离去。于是CCP立刻把在星门上安装武器系统这一改动加到了下一个版本的更新内容当中。

这样的事件在《EVE》漫长的历史中数不胜数,游戏中很多的机制和设计都不是开发者主动创造的,而是针对玩家的行为以及发现的弊端进行的调整。众多或有趣、或惊人的事件让游戏变得越来越完整,让开发者们越来越有掌控力,也让越来越多的玩家读懂了这片星辰大海独特的魅力。

“玩家就是游戏的一部分。”这是《EVE》创始团队最常谈及的一个观点。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玩家是《EVE》的一部分

太空教皇

《EVE》的官方每年都会举办一些线下的活动,邀请一些幸运的玩家和媒体去冰岛参加粉丝的活动。在过去几年里如果你有幸参加过一次这种规模的《EVE》玩家聚会,那么你很可能会听到玩家之间一些奇怪的对话:“你知道吗,教皇就住在我们酒店!”,“他身旁的修女呢,怎么没瞧见?”,“靠,你吻过他的戒指了?”

要是你对《EVE》以及它的玩家社区没有足够了解,那肯定是一脸懵:教皇?修女?戒指?都是什么鬼?

查尔斯·怀特,一名普通的《EVE》玩家。但是和无数“普通”的玩家一样,现实里的他并不那么的普通。到2020年已经60岁高龄的查尔斯不但可能是游戏里最年长的玩家,他年轻时还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实验室工作。而当他退休后,他成为了《EVE》的“太空教皇”。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太空教皇和他的教团

“一开始有些玩家会情绪低落的时候找我聊聊天,比如他们的奶奶去世了、他们的宠物狗死了、他们的女朋友离开了、他们丢了工作等等。而我作为一个年长的老头子,能做的就是跟他们说说话,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

逐渐的,愿意和查尔斯交流或是开玩笑的玩家越来越多。在一些聊天频道里,玩家开始称他是《EVE》的“太空教皇”。查尔斯觉得事情有点意思,因为他本身的扮演角色就是游戏当中一个充满宗教信仰的种族:艾玛。因此在众多玩家的支持下,查尔斯决定开始真正扮演太空教皇这个角色。

在游戏中他开始传播自己的独特教义,即每个驾驶员的克隆体都是独一无二的(《EVE》中角色死亡后会载入到另一个克隆体中),死后再转世意味着另一段不同的人生。所以教皇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和平,减少死亡,让每个人都远离战争。

在线下的玩家聚会上,查尔斯穿上全套教皇的行头,披上代表艾玛种族图标的披肩,戴上妻子送给他的四钻戒指(代表游戏内四个帝国),出现在玩家中间,着实让当时所有在场的玩家都吃了一惊。

活动中,许多玩家前来感谢他在游戏中对人们的帮助,鞠躬并亲吻他手中的戒指,以表示自己得到了太空教皇的宽恕与祝福。这些人不光有普通的《EVE》玩家,还有代表精英玩家群体“星际管理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甚至连当时宇宙最强大联盟的CEO也跪倒在教皇面前亲吻戒指,一时间将一场角色扮演性质的Cosplay变成了一种真正有仪式感的行为。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EVE》史上经典的一幕:最著名的《EVE》玩家Mittani像教皇“诚服”

之后的日子里,查尔斯真正的成为了《EVE》的太空教皇。他不但四处传播教义、发动了一场宗教战争,甚至还间接导致官方在接下来的版本中“杀死”了赫赫有名的NPC艾玛女皇,只是因为玩家称其亵渎神明、拒绝承认她的合法地位。作为一名前NASA成员,查尔斯老爷子对什么事都喜欢抱着一种轻松和半开玩笑的态度:“我可没说我做了什么,但好像是和我有点关系。”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传言艾玛女王遇刺是因为她和太空教皇有教义上的冲突

《EVE》的玩家就是一群这样“奇奇怪怪”的人。他们在游戏里可以为微小的利益互相欺骗、隐瞒、厮杀、耍赖,这些都是他们欲望与贪婪的象征;但是他们也会在游戏中将自己的热情、仁慈、友爱和忠诚带入到游戏中去。许多《EVE》玩家现实中是什么样子,在游戏中也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现实中的大公司的管理者在游戏中往往也是大军团的高层;现实中勇猛好斗的人,游戏中必定是个星门痴汉;现实中喜欢合纵连横,外交官可是个重要岗位;现实中精于计算,游戏中很容易沉迷商道;现实中不爱拘束独爱自由,星际旅行家人人敬佩。

《EVE》不单是一款游戏,还是现实的一种延伸。只不过,你有了从头再来一次的机会。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49U

2014年3月25日,当欧服的《EVE》玩家还沉浸在“血腥的B-R5RB”带来的震撼和余波时,地球上另一端专属于中国玩家的《EVE》服务器晨曦,却爆发了一场在规模、损失、影响上都大于前者的“49会战”。如同《EVE》历史上所有的大型会战一样,巨舰大炮纷飞的战场让旁观者看的震撼不已,但每一个参与者却都已经身不由己被绑上了战争的巨大齿轮,为了这场迸发出万千能量的战争化作星云中的点点微光。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49会战”经典的截图,壮丽与凄美共同在演绎

在持续20个小时的会战高潮期间,交战的49-u6u星系最高峰时有2900余名战士代表各自的势力加入这场绞肉机战争,战争双方光是会战用的大型旗舰就出动了上千艘,“核武器”级别的泰坦总数高达240余艘。而最终,这场持续了数个月战役的总决战以上百艘泰坦陨落、6000余战舰折戟沙场的惨烈战果宣告结束。经过简单的计算,49会战一天之内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百万人民币,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创造了《EVE》历史。

就像以往那些荡气回肠的大型战争一样,49会战彻底的改变了当时国服《EVE》的格局。战败的势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兵败如山,许多往日光鲜的军团联盟彻底化作了历史的尘埃;胜者们极尽所能地扩大战果,绝不放过任何清算敌人的机会。史无前例的庞大联盟在国服《EVE》的宇宙中出现了,就连官方特地设计的庞大NPC帝国在规模上都不比不上玩家组成的联盟。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49会战后的泰坦坟场

尾声

这就是十七岁的《EVE》。孕育出新伊甸璀璨星空的,不是那些毫无生气的计算机代码、冗长的更新列表、官方的运营通告或是毫无感情的统计数字,而是一场场生死存亡的战争、一个个历经沉浮的军团、一群群既现实、真情又执着的玩家以及他们的梦想、热情、悲伤、回忆。

《EVE》当然是这世界上最奇特的网游之一,因为人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

和它的玩家们(这才是玩家)

CCP为玩家建造的纪念碑,上面刻着每位《EVE》玩家的名字